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首頁
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

會員通訊

「聽障女生:我們需要的不是一份同情,是尊重」

各界經常提倡「共融」、「多元溝通」, 但 社會上對聽障人士的需要、關注、以及聽障有善設施的普及度等仍然不足。雙耳深度聽障的Sue,自幼在聽障圈子成長,她選擇擔任聾福會助理社區教育主任,經常到訪健聽學校教授手語和分享自身經驗

希望在人生路上除了與聽障人士互相扶持,更可擔當聽障人士與健聽人士之間的一道小橋樑,亙相理解和尊重,並肩同行。

Sue與聾福會甚有淵源, 兩歲多時被發現雙 耳深度聽障, 配戴助聽器入讀聾福會當時位 於何文田的獅子會九龍特殊幼兒中心, 進行 言語訓練及學習溝通和社交技巧。約6歲時接 受了人工耳蝸手術,中小學的10多年間均就 讀聽障學校。升上大專後, 要從以往的「舒 適圈」走出來, 她坦言心情跌至谷底, 「我 自尊心十分強, 不想經常找別人幫忙, 亦不 懂與健聽的同學相處, 所以經常會覺得自己 格格不入。」直至一次在兼職工作上認識了 一位曾經與聽障人士相處過的健聽同事, 令 Sue開始改觀:

「她會嘗試用不同方式與我溝通,又跟我說『你不認同的事,別人都無法否定你』令我銘記於心,十年後的今日她仍是我的好友。」

「在聽障朋友面前,我可以放心做幼稚的事,又可以用手語溝通,說話亦會較有共鳴;健聽的朋 友多數會較心急,例如在外有人聽不明白我說甚 麼,他們便索性代我說,他們會很照顧我,亦會 與我分享不同的人生觀。」Sue並沒有排斥自己 是「聽障」的身份,

但有感社會上仍對聽障人士認識不足,於是選擇站於天秤的中端,回到聾福會的大家庭,

成為融合教育支援服務( I E RC ) 的助理社區教育主任,希望令聽障人士不要永遠獨自站於天秤的另一端。

Sue會到不同的幼稚園和中小學教授基本手語,並分享聽障人士生活上的困難、感受和與他們溝通的技巧等,亦令Sue感受到小朋友的簡單和純 真,「他們會對我有好奇心,其中有一個環節我 要除下耳機,小朋友會說話看看我聽到多少,只 見他們手舞足蹈地努力與我溝通,覺得他們很可 愛和很感動。」她亦會為聽障學童提供支援,如 舉辦升中面試班和功課輔導班等,以銜接主流學 校。

籲更多人學習手語雙向溝通

七年過去,她不忘當年聾福會幼兒中心老師的愛和支持,並希望延續這份使命,甚至傳揚到社區,早前更協助聾福會拍攝機構服務短片,推廣「共融」信息。 「一直以來媽媽堅持要我多用口語溝通,因為她知道社會是以口語為主,

但我認為溝通是雙向,假如社會上愈來愈多人學習手語,我們之間溝通會更好,我們(聽障人士)都會感到開心!」

她認為聽障人士從來需要的不是一份同情,而是一份尊重。相信只要大家願意互相理解,用心感受,必定可找到同行的節奏,舒適的步速,達至真正的共融。

圖片

按此放大圖片

Sue(右)曾在幼兒中心表演上打扮成小天使,十分可
愛。
Sue(右)曾在幼兒中心表演上打扮成小天使,十分可愛。

按此放大圖片

Sue(中排右三)於聾福會獅子會九龍特殊幼兒中心(白普理幼兒中心的前身)畢業時的大合照。
Sue(中排右三)於聾福會獅子會九龍特殊幼兒中心(白普理幼兒中心的前身)畢業時的大合照。

按此放大圖片

到訪不同的學校教授小朋友基本手語。
到訪不同的學校教授小朋友基本手語。

按此放大圖片

Sue經常到不同的國家旅行,與當地的聽障
朋友作交流。
Sue經常到不同的國家旅行,與當地的聽障 朋友作交流。

按此放大圖片

好動的Sue不時相約聽障與健聽的朋友一同行山。
好動的Sue不時相約聽障與健聽的朋友一同行山。

按此放大圖片

 

免責聲明 | 私隱政策 |  網站地圖 | 無障礙網頁守則聲明

©2024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 版權所有

社會福利署資助服務   香港公益金會員機構   積金好僱主  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   2022 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 共融機構 聽障青年支援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