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聽障幼兒教育之情有獨鍾 — 何敏儀老師
「我面對過不少困難和挑戰,但也得到不少喜悅和成就,讓我能堅持下去的便是一班畢業生和家長們,他們的感激和肯定使我感到工作有意義和價值。」聾福會白普理幼兒中心何敏儀老師感激道。
自1987 年加入聾福會九龍獅子會特殊幼兒中心(現為白普理幼兒中心)成為老師,轉眼間何老師已經在聾福會服務聽障學童近40 年。
還記得當年修讀幼兒教育課程時,何老師特別對聽障幼兒教育感到興趣,她說:「我安排到聾福會的特殊幼兒中心(現為尚德幼兒中心)觀摩,實在大開眼界,見到當時的主任(莫溶潔主任)如何教導聽障小朋友發音和溝通。我發現原來聽障小朋友雖然發音不太清楚,但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這次經驗讓我對聽障幼兒服務和產生抱負,想幫助他們突破限制、表現自我,促使我向學院爭取實習的機會,向莫主任和其他老師學習更多專業的知識和技巧!」
畢業後,何老師達成心願,成為幼兒中心團隊的一員,與當時的韋秀珍主任和梁美玲主任一起負責小組教學。她們三人有著相同的教學理念,很快就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和友誼,讓她全心全意投入教學工作。
何老師的教學生涯於2005 年有了新的轉變和挑戰。當時會方新開辦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,她被調到新中心工作,因為服務內容、形式與幼兒中心不同,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都要作出調整。在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,老師不單需要一對一授課,並教授發音和語言,家長亦需在旁一起上課。
回想起當年教學的日子,當中有一件事令何老師念念不忘,她憶述:「一位家長擔心我在課堂上加入了數學或常識元素,不能專注訓練幼兒的發音,要求我修改教案。但我耐心解釋,讓家長明白目的是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不同範疇的知識,同時亦包括鍛煉他們的發音和語言能力,例如教生熟概念是為了讓幼兒學習輔音/s/ 的詞彙和句子;玩超巿「買賣」遊戲是為了讓幼兒練習聲調。」經過多次的示範和溝通後,家長看見小朋友的進步,頓時消除誤解,老師和家長之間也因而建立了信任,她表示:「其實這些經驗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,叫我不斷提升教學質素。」
在過去36 年裡教學生涯,何老師最感動的是一些教導過的學生現在也為成了聾福會的同工,聽到他們也想回饋聽障服務,及與她成為同事,這種感覺實在難以言喻,讓她感到無比驕傲!
30 年前的畢業生(右)現在成為了何老師的同事。
學生(上圖中、下圖左一)升讀小學及中學後, 也分別返回中心探望何老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