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 名聾健跑手集訓 9 星期 成功挑戰渣馬展團隊精神
噠、噠、噠……渣打馬拉松前夕,運動場屢屢充斥著大量跑步聲,然而,同在跑道上的他們,卻未必能清楚聽到。
他們是聾福會與香港會計師公會(公會)合作、渣打香港馬拉松慈善計劃的10 公里賽事參賽者。是次計劃共有十名聽障會員 參與,包括全聾、 人工耳蝸使用者, 以及配戴助聽器的跑手, 有年邁長者也有朝氣滿滿的年輕人,跑步經驗各異,各自與一名 香港會計師公會的健聽跑手以一對一拍檔形式參與9 堂訓練。
「我會好自豪地告訴別人,自己曾經參加過(渣馬)。」張德賢(Kay)是其中一名聽障參賽者,自幼雙耳失聰,小學起佩戴人工耳蝸,至今十多年。訪問中略帶靦腆的她,說到參與目的是挑戰並證明自我時,露出自信笑容,「即使別人以為我未必能夠完成某些事,但其實我是有能力去做到的。相比成績,我更想可以自豪地說,自己曾經用最大的努力、耐力和毅力,去達成目標、跑到終點。」Kay堅定說道。
另一名跑手梁桂菁(Queenie)自幼中度聽障、主要依靠助聽器溝通,一直熱衷於跑步,但習慣獨自練習。出社會工作後某天雙耳突然完全失聰,聽不見聲音下只能無奈暫停街跑。最終她 決定左耳使用人工耳蝸,才首次聽見風吹鳥語,也開始重拾跑步 興趣。
「戴上人工耳蝸後,感覺在街跑時會安心一點,不用擔心撞到人或者有人在後面靠近而不知道。」參與計劃後令她認識了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Sarah,才發現跑步可以是一群人的事,在訓練路上互相打氣,互相照應,拍檔的鼓勵更是進步的動力。另一名參與者、72 歲的阮伯伯更是她的強心針,「其實中途有想過放棄,但見到全聾、要打手語的伯伯這麼有毅力繼續跑,讓我也想堅持下去。」
香港會計師公會田徑興趣小組召集人Juni 也深有感 受,她曾為視障跑手領跑,接觸聽障人士卻是首次,才發覺他們佩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後,不如想像中溝通困難,只需付出耐性 與心思,溝通和學習都與一般跑手無異。過去多年,Juni 積極推動跑步運動,希望讓公眾知道會計師除專業數理技能外,亦有多方面的才能回饋社會。
到了正式比賽當日(9 日),天還未亮,各人於天后附近集合,寄存行李、整理號碼布、熱身拉筋,一同前往起跑地點,路途上打卡拍照、互相叮囑與鼓勵。天公造美,天氣沒有預期寒冷,跑起來相對舒服。最終,Queenie 在目標時間60 分內完順利成賽事,Kay 亦以1 小時16 分05 秒完賽,創出個人最佳成績。
作為強心針的阮伯伯尤其受到大家愛戴。他中風康復後為了鍛鍊身體開始跑步,漸漸變成樂趣,為挑戰自己參與計劃、首戰渣馬。阮伯伯積極備戰,每次均提早到達運動場練習,更常常主動加操。其健聽拍檔Jacob 曾於賽前應伯伯邀請,二人自行加緊訓練,又與手語傳譯Jasper 商討如何「佈陣」,組成「鐵三角」,由伯伯跑在中間,拍檔Jacob 則在右前方「開路」,惟伯伯在賽事後半起體能下降,更差點輕微絆倒,幸好有拍檔攙扶,終以1 小時34 分25 秒順利完成賽事。
聾福會註冊社工Oscar 表示,聽障人士熱愛運動,但部分人擔心參與大型公眾活動時,因溝通不清晰,容易於擠迫環境發生意外,是次計劃有健聽拍檔陪伴,同時有同聲同氣的聽障隊友,正好能讓他們安心發揮。
他們付出的汗水與努力,證明在無聲跑道裡,聽障人士同樣潛力無限,聾健共融亦不是一件困難事,只要有一個讓他們安心發揮的空間,任何人都可以展現才能,創造佳績。
「訪問影片」詳情:按此前往
訪問影片QR Code
「花絮影片」詳情:按此前往
花絮影片QR Code
地址:www.deaf.org.hk 電郵:info@deaf.org.hk 電話:2527 8969